中国人愚孝的文化根源

什么叫“愚孝”?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、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,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。
  
   这些被过分索取的孩子,难道就不知道父母的行为过分吗?为什么他们反而会发展出对只知索取的父母进行无限付出的“愚孝”呢?最简单的答案是,这是他们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。
  
   ——武志红《愚孝是怎样炼成的》
  
  
  
   武志红先生在博文中指出,“愚孝”经常会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: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似乎没有餍足的索取,同时却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的付出。而愚孝源自不甘心,而对父母奉献的结局却是被忽略。
  
   如果说愚孝是一种麻木,那么,“父母皆祸害”小组对父母的口诛笔伐,至少是一种愤怒的正常表达。尽管部分言词过于偏激,却是中国家长和教育界的“痛心针”,没有痛,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小。
  
   武志红先生在《愚孝是怎样炼成的》文中,非常到位地详细分析了愚孝者的心理根源。
  
   但如果愚孝是一种普遍现象,家庭教育普遍问题重重,那么,就一定存在着民族文化的根源。
  
   我认为,中国家庭教育问题重重,愚孝现象普遍,其文化的根源,是中华文化过分而片面地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,而严重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——父母首先要把子女教育人格健全的人。
  
  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来说,子女要孝顺父母,父母要正确培养子女,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天平。天平的任何一端的法码被抽掉或减轻,社会就会出问题。
  
   在天平的一端是孝顺,天经地义,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,这无须论证;天平另一端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,新的生命,代表天真、无邪,充满无限创造性和可塑性,对于新的生命,天经地义的事情是:用心地欣赏和赞叹新生命的神奇,给予新生命成长的空间,尽一切努力让新生命独立,健康成长。
  
   我们的民族文化,尽一切可能地加重“孝顺”的法码,对另一端的法码则听之任之。
  
   探讨文化对老百姓的影响,不必引经据典搜寻名家的论述,只需要观察老百姓透过民族的文化载体,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接受了哪些观念,问题就可以清晰地浮现。
  
   一、古训之争:“百善孝为先”VS“养子不教如养驴”
  
   “百善孝为先”与“养子不教如养驴,养女不教如养猪”、“子不教,父之过”这些古训,在我们的感觉里,“百善孝为先”较之后者,要远远地深入人心,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机会亦远远大于后者。
  
   二、“子不教,父之过”,严重忽略了母亲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
  
   这本来并不是什么错误,毕竟这句话是在远古时候的结论,但在西方心理科学实证研究得出“孩子一岁半前人格形成主要受母亲的影响”结论后的几十年里,我们中国广大家长仍然没有清楚地看到母亲的重要性。
  
   三、“三岁看大,五岁看老”的伟大的论断后劲不足
  
   千年前能提出“三岁看大,五岁看老”的论断,堪称伟大与超前,但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太慢,影响太小,一直不能深入人心,以致于直到今天,我们广大家长仍然把“上一年级”或者是“参加课外补习班”当成是孩子的起跑线,而对孩子真正的起跑线——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——置若罔闻。
  
   四、唐诗《游子吟》对怂恿了父母控制小孩的行为
  
   颂伟大母爱的诗歌中,《游子吟》最被广为传诵,影响最为深远,它对家庭教育的观念产生消极影响,并且怂恿了父母控制小孩的行为。且看全诗原文:
  
   《游子吟》孟郊
  
 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
  
  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  
   描写的情境是:一个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衣裳,因不舍得儿子迟归,故把衣裳缝得结实。
  
  
  
   得出的结论是:母亲为儿子操心,缝衣裳,不舍得儿子离开,这是伟大的情怀,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,就如小草不可能报答太阳的光辉一样。
  
   隐藏的逻辑是:母亲情感上依恋儿子,生活上为儿子操劳,就已经伟大到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了。因此,无条件要求子女孝顺,变成了理所当然,子女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孝顺的无关条件,而不是必要前提。
  
   个逻辑驱使今天的父母有足够的理由行使以下的权利:只要尽力为儿女提供了好的物质生活,给儿女赦免了一切的家务劳动之后,就可以无条件地要求子女要听话,并且好好学习;亦驱使父母产生自己的逻辑:要求你是因为爱你!
  
   大父爱母爱的旗号,对子女的一切侵权与控制,都被朦上了一层爱与理性的面纱!
  
   五、中小学语文教材清一色为“孝顺”增加法码
  
   作为七十后,我所学过的语文课的文章,有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朱德的《回忆我的母亲》,孟郊的《游子吟》,没有任何一篇关于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小孩的文章,也没有任何一篇用父母眼光去赞叹和欣赏新生命的文章。
  
   六、流行歌曲倾情服务于“孝顺”的托盘
  
   在我们所能听到的流行歌里,从《妈妈的吻》到《烛光里的妈妈》,从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到《母亲》,从《常回家看看》到《一封家书》,充斥的都是对父爱母爱的热情歌颂。我们几乎听不到歌颂儿童精彩世界的歌曲,有的话,都是给儿童听的,大人似乎没有必要听。在这个问题上,周华健写了一首歌《亲亲我的宝贝》,还真可算作是一个伟大的壮举。
  
   影视作品、电视节目,无一例外地在犯同样的错误,为什么从事文学、艺术创作的人们,不去创作关于儿童精彩世界的作品,呼吁家长去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子女的成长?恐怕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本身就缺少这个基因,于是创作家们的潜意识里,自然不必不把儿童的世界列为创作的范围。
  
   奇怪的是,当“在逃生时如果在你的父母和小孩之中,你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,你会救谁?”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,我们大多数人却选择了孩子,原因几乎是孩子代表着未来。但平日里,为何我们却不去关注孩子生命的精彩?这么说,是否可以这样去推断:真正驱动我们救小孩的动力,是因为小孩是我们未来的依靠,而父母是我们的负担?这个时候,对父母无条件的孝顺怎么就莫名奇妙地溜走了?这一切,不过是源于安全感的缺乏而已。
  
   孝顺父母,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意识,因此,孝敬父母就符合社会主流道德观,孝顺父母的行为就可以产生道德感;忽视孩子的意识,对孩子实施控制,无休止地要求孩子学习,既不会受到社会道德的批判,又可以满足权力欲,还可以转嫁自己在巨大生存压力下产生的潜意识的焦虑,我们何乐不为呢?
  
  
  
  附诗一首以共勉:
  
  
  
  《箭与弓》
  
  诗/纪伯伦(黎巴嫩)
  
  
  
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
  
 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孩子
  
  他们经由你出生,但不是从你而来
  
  虽然在你身边,却不属于你
  
  
  
 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,而不是你的思想——
  
 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
  
  蔽护他们的身体,而不是他们的灵魂——
  
 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
  
  
  
  你要向他们学习
  
  而不是使他们像你
  
 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
  
  也不会在昨天流连
  
  
  
  你是弓,孩子是从你发射而出的活生生的箭
  
 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
  
  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,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
  
  
  
  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
  
  因为他爱飞翔的箭
  
  也爱稳定的弓
  
  
  

榛戞矙鐩掑瓙 http://www.heishabox.com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