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国家信访局出台的新规定,自5月1日起,各级信访部门不再受理越级上访。这一规定,立即在全国引起热议。国家信访局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,出台这个《办法》的目的是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,规范工作程序,提高工作效能。同时可以降低信访人上访的成本,保护信访人的权益。让信访事项逐级解决,压实了地方政府的责任,促使他们解决好信访问题。防止以闹求解决、以访谋私利、无理缠访、闹访等现象发生。他的解释出台这一政策好像都是为上访的老百姓着想的。
但是我觉得,一项政策的出台,是不是为老百姓着想的,不能是官员说了算,应该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。不能由官员想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就出台什么样的政策,应该征求老百姓的意见,出台那些老百姓渴盼、老百姓要求、老百姓欢迎、老百姓喜欢的政策。
在评论新政策是不是真的为老百姓着想,新政策究竟是方便了谁?惠及了谁?减轻了谁的负担和压力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两个问题:一个是老百姓为什么会大量上访?一个是老百姓上访中以访谋私利、无理缠访、闹访的比例有多大?第一个问题是弄清老百姓上访的根源,第二个问题是弄清老百姓应该不应该上访。
老百姓为什么会大量上访?越级上访的原因是老百姓在本地直管部门告状,处理不能让人满意,甚至让人觉得存在严重不公及腐败问题。无奈之下,公民选择越级上访,希望引起上级部门和领导直至中央部门的重视,解决自己反映的问题。中国传统有“饿死不做贼,气死不告状”之说,长期以来,老百姓上访大多都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不能保障,,如涉及拆迁补偿、滥用权力、贪污腐败、利益受损、失业下岗、养老无着、物业及房屋纠纷、土地及村务问题、司法不公等等问题,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,当地把访民当作皮球踢来踢去,要么不作为、要么乱作为!老百姓的诉求得不到合情合理的解决,上访者只能无奈选择越级上访、特别是进京上访。这就是说上访者一般都是冤屈无法伸张,问题在当地得不到解决,才不得已正常上访或非正常上访。一般不到万不得已,谁愿意舍家撇业,背井离乡,低三下四,衣食不保,甚至冒着被抓被关被打的风险越级上访哪?那一批又一批飞蛾扑火般的越级上访者,甚至不顾尊严、放弃人格,在高官面前下跪喊冤。不到万般无奈,哪一个正常的人会脑子进水了做这样低贱悲苦的事情哦!因此,老百姓上访的根源是在当地问题得不到解决引发的。
第二个问题应该也有明确的答案。前几年,还是国家信访局的领导指出,对于上访者来说,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。根据多年处理信访工作实践证实:上访案件80%以上是有道理的,80%以上是在地方可以解决的,80%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。该办的却不办,能解决的却不解决,上访于是成了群众不得不选择的道路。这三个80%以上的结论,说明以访谋私利、无理缠访、闹访的人数并不多。
那么,现在不允许越级上访了,堵死了上访的路子,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?老百姓不会算经济账,需要国家帮他们算经济账吗?要知道,上访的老百姓是不计经济账的,他们诉求的是生存的权力和空间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,连生存都不能保障,何来经济账?!
上访者不是刁民或暴民,每个上访者背后都有许许多多令人心碎的悲惨故事。他们遭遇的往往是冷漠、无助、歧视、失望、绝望、打击、恐惧、寒冷、酷暑、饥饿、疾病、伤痛、愤怒、仇恨、衰老、死亡的威胁与折磨!当局本该善待这些上访公民,让上访者在黑暗中看到一缕亮光!现在不准越级上访了,老百姓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?
不准上访了,老百姓没有得到任何好处。但是地方和上级都轻松多了。上级少了大量上访者的哭诉和麻烦。地方也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拦访、截访和处理这些上访人员。各级官员都轻松省事了。这究竟是为谁着想,对谁有好处不是一目了然吗!
暂无评论